【雷锋在线】踏着雷锋足迹 播撒雷锋种子 -九游会下载

2025-08-29 20:56 作者:薛志伟 王延业 责编:张蕴菡

雷锋在线.jpg


踏着雷锋足迹 播撒雷锋种子

2025827日,终于迎来了近期时阴时雨过后的晴朗天气,阳光明媚,天空如洗,也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好心情。

早上天蒙蒙亮,王延业就在工作室布置展场。上午5点钟,参与“信颂雷锋”活动的沈阳辽宁老兵学雷锋志愿团团长薛志伟、沈阳市劳模赵振金,铁岭市收藏家等10名“雷友”也驾车奔赴盘锦市。9点半左右,他们汇集在盘锦市振兴小区王延业的“信颂雷锋”工作室。

此行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前往距此30公里外的大洼区榆树街道曾家社区。过去称为榆树农场曾家村。

闻讯得知此事的刘万成夫妇外出,在河南外地委托儿子、街道干部陪同参观。

走进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的曾家社区。田地里稻浪翻滚,饱满的稻穗预示着丰收的年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白墙黑瓦民舍,一条条柏油马路,一派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曾家村史馆”拱型的大门耸立在街道南侧,不远处一面白墙镶嵌着“雷锋足迹在曾家”的标识和雷锋头像格外醒目。     

随行前来的刘凤琴受生病卧床的老伴、雷锋生前所在连的司务长杨丰普的委托,前来故地重游。他们夫妇曾在2003年到此寻访雷锋的足迹。刘凤琴向大家讲述了65年前,杨丰普与雷锋在盘锦鲜人为知的故事1.jpg

刘万成雷锋收藏馆,陈列着与雷锋相关的历史文献、老照片和实物展品,系统展示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涵。大家沿着展区有序参观,不时驻足观看展品说明,低声交流感受2.jpg

沈阳市大东区关工委报告团成员、中华雷锋报编委和沈阳收藏家协会理事李恩生向刘万成雷锋收藏馆及在场的人员赠送了雷锋主题明信片、书签、报纸等。随行的方舟老师用专业水准录制了参观学习的视频,准备编辑好在网络媒体上传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弘文史(北京)辽宁分馆馆长崔利华既是驾驶员,又手持相机拍摄了珍贵的照片。

展馆由曾家村村民刘万成于20175月筹备建成,榆树街道20229月出资重新打造成,集程家村村史,民俗,雷锋精神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展出的学习阵地,展馆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共计8000余件藏品。

1961年,雷锋所在连队驻扎在与盘锦隔河相望的营口,部队农场坐落在当时盘锦农垦局榆树农场曾家地带。据雷锋生前连队司务长杨丰普说,在曾家村时,雷锋总是提前起床,帮助老乡挑水,种菜,喂猪,扫院子,深得乡亲们的喜爱。刘万成得知以前村里那个士兵就是雷锋时,他便开始追逐起雷锋的足迹,收藏与雷锋有关的作品。18岁时,刘万成就爱上了收集至今有54年了,因为深受雷锋精神的感染,雷锋年画,照片,故事书,简报等,只要与雷锋相关的物件,他都设法的收集。刘万成说,我读书少,但我觉得每一个展品就是一段历史,可以让更多人睹物记史,追忆往昔,这便是我一直坚持做这件事的意义。

展馆的藏品以“真实”和“系统”为特色,既有雷锋同志的日记复印件、不同时期的宣传画,也有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老物件。这些藏品直观呈现了雷锋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传承轨迹,让参观者能近距离感受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下午抵达王延业的“信颂雷锋”工作室,在“永远的雷锋精神书信邮集”展览中,王延业亲自讲解了开展“信颂雷锋”的经历和体会3.jpg

他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230人的240封信件。他们有来自部队的老战士。老将军,劳动模范,各行各业各届人土学雷锋标兵,优秀志愿者等,并集辑成书。

通过寻访雷锋的足迹,参观曾家村雷锋收藏馆和王延业的“永远的雷锋精神书信邮集”展览,大家分享了对雷锋精神有了新的感悟。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学雷锋志愿服务理念,踏着雷锋的足迹,播撒雷锋的种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