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积极推动社会心理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6月16、17日,由中华志愿者协会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办公室、北京中联惠民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办的社会心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暨“迎七一 颂党恩”主题活动,在湖北省咸宁市顺利开展。中华志愿者协会会长宋志强、副会长曹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体改司原司长李太平、中华志愿者协会会长助理毛戎峰、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办公室主任付春胜、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王伟、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杜奇桦、咸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汪凌等领导嘉宾全程参加本次活动。
宋志强会长对本次活动给与充分肯定,对活动的组织安排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乡村振兴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同社会心理志愿服务相连。值此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们相聚于此,携手推动乡村振兴和志愿服务事业迈上新台阶,这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具体行动。本次活动对于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16日上午,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授牌仪式在咸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隆重举行,这是继首都北京以外,全国实施落地的首家授牌单位。王伟代表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致欢迎词,汪凌就咸宁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做了主题发言,付春胜向咸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授予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牌匾,中华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闫晓华向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王伟颁发了项目办公室专家组成员聘书。
曹健副会长围绕志愿服务重要性,社会心理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乡村振兴开启了志愿服务新征程三个层面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志愿服务事业是我国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服务工作者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汇集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既有可为的使命,也有可期的未来。
仪式结束后,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王伟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讲师汪弢以“人类心理需要与大脑的奖赏机制探微”为巡讲主题,向现场的领导、嘉宾和当地志愿者进行了生动精彩的授课。随后,与会人员参访了咸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咸宁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咸宁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16日下午,协会领导和嘉宾一行来到咸宁通城,参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黄袍山国家茶油产业示范园,深入交流乡村振兴油茶产业发展情况。园区负责人吴新生介绍道,园区先后累计投资1.82亿元,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生态园,建设高标准油茶基地61200亩,其中股份制基地38000亩,对接行政村78个,带动农户7600多户,其中贫困户2400多户,为贫困山区探索出了一种产业扶贫的新模式。
17日,中华志愿者协会领导和嘉宾一行来到赤壁市赵李桥镇,和当地义工联盟共同开展“迎七一·颂党恩”主题活动。在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赤壁市政协委员、赤壁市红十字水上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定爱珍同志和赤壁市义工联盟等志愿者们陪同下,前往赤壁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瞻仰并缅怀为新中国建设作出牺牲的142名志愿军烈士。活动现场,宋志强会长代表中华志愿者协会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同志参观了志愿军烈士纪念馆。
中华志愿者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刘红尘、副秘书长宋锁明、中华志愿者协会项目部主任吕东云、分支(代表)机构管理部主任郭睿、会员与志愿者管理部主任严杰、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吴映军、宋国华等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北京市合众创鑫社区发展中心、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咸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与家庭专委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静观专委会、湖北省心理学会等单位对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给予了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