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记者的身份宣传志愿服务,到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去身体力行,说出普通志愿者想说的话,我想,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换,更多的是态度的转变。我只是不想继续作为一名旁观者去宣传志愿服务,那样写不好志愿者,说不好志愿服务故事——项五九
“当我把镜头对焦光亮处时,拍出来的照片都是亮的。”
和项五九正式见面是在入职中华志愿者杂志社安徽省联络处的第二次面试上。
那时的项五九留着平头,穿着深色的夹克衫,左胸别着党徽。他的眼睛是深邃的,仿佛能看见你在想什么。他的眉毛是短促的,向中间挤着。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接下来的面试得小心应对。”我心里默念着。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他的样子好像也从来没有太大的改变过,平头、深色的衣衫、眉头挤着。
入职表格里有一份《中华志愿者申请表》,我当时拿在手里微微停顿了一下,偏偏他就看到了。他没有解释,只是说,“这个表填仔细些。”他没有特别强调,我也就没有特别当回事。直到后来才发现,在他的意识里,成为志愿者,才是一名合格的公益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对项五九的了解,是由很多个零碎的时间和事件片段拼凑起来的。他从不认真介绍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偏偏又能让人对他的了解逐渐完整,逐渐清晰。在新闻工作培训会上,他会把以前做的剪报拿出来作为案例,他不会教我们怎样去写新闻稿,那是最起码的基本功。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新闻有价值,我们又该如何去获取有价值的新闻。在工作中,他不会对你的失误做出任何处罚,只是点到为止,但你不要因此而抱有侥幸心理。在接下来的工作例会、培训会、总结会上,他会重复提起你曾经犯的错误,让你的“糗事”成为他人的反面教材。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余悸。
项五九同庐江县汤池镇凤桥社区党委书记高军在喜迎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上
但我总觉得,了解项五九就像读一本“一线新闻工作者养成手册”。从工作的点滴里,他曾在某个单位门口蹲守一个星期,就为写出一篇某个领导的真实报道;他曾潜入某家餐饮店的后堂刷了一个月的碗,就为揭露“地沟油”从收集、提炼,到搬上餐桌的全过程;他曾钻到深山老林,就为了向社会曝光非法采石的真实画面;他曾卧底于一家陵园(传销组织),以入职业务员的身份,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直到将其中的内幕调查清楚,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报纸上连发三篇报道,及时避免了众多下岗职工因盲目投资而受到经济损失……
“现在很少接这样的采访了。自从2010年病退,经过几年的康复治疗,在老领导的推荐下入职中华志愿者杂志社后,我把更多的镜头和精力给了志愿者,给了好人。相比过往的黑色的、模糊不全的,当下的社会更需要一张张清晰的、温暖的,有着感恩的笑和感动的泪的照片。”项五九没有太多的回忆过往,平静地说道,“或许是一场大病让我看到了生命和健康的意义。揭露阴暗角落里的丑陋,带来的不只有警世,还有不可避免的效仿和更加隐蔽的余毒。现在生活好了,人们需要更多美好的事物。”
项五九在自愿捐献(全捐)遗体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听上去像是一朝顿悟的禅语,如佛光一样,点燃自己,照亮那些和他一样虔诚的人。项五九是慈悲的,要不然在2020年的7月23日那一天,他也不会在自愿捐献(全捐)遗体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能站在聚光灯下,我们要到生活中去寻找更多可爱的人。”
项五九在合肥市瑶海区疫情封控区发放核酸抗原检测试剂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项五九认可了我以学生自居。对我来说,大概是想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于他而言,身边总得有一个能用得上又不用太过费心教导的人。
所以不管是去参加活动,还是出差考察调研,哪怕是去做志愿服务,他总是习惯性地喊上我。以至于有时头天晚上微信里给我留言,说明天出差去某地,我却能预知可能不止一天而提前带上一些必需品。
我很庆幸他有这个“习惯”。我身上的毛病很多,我不会开车,不会说场面话,不会抽烟,还不会喝酒……试问,带这样的同事出差得有多头疼。
项五九给予我的引导,不像那些教授带学生。他曾说,他不需要“论文”,要的是能够和他一起做一些有益的事的帮手。这从开始跟他到现在,他所不经意间说的话里就能轻易地发现。
“每一个镜头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错过了。我总不能一直握着领导的手等着你拍完吧!”
“拍我是工作需要,拍他们才是新闻需要。要分清主次,把好的志愿者和好的故事推出去,我们才好开展工作。”
“不要一直咔咔咔,几张照片就够了。我们今天来是做志愿者的,要做事情。”
……
项五九从一个纯粹的宣传志愿者的身份,到成为志愿者中一员的转变,是那样的自然而然。
项五九在全国助残日推着残疾人游览公园
没有预约,在办公室里你很少见到他。这不是说他的访客日程已排满。他说,总是坐在办公室里,人会变懒。我们都知道,这只是说辞。他总是从一个公益项目地跑到下一个地点考察调研;从一个公益活动现场跑到下一个困难老人家里看望慰问;从刚参加完学习培训会又跑去用轮椅推着残疾人逛公园……赶场似的。
2022年母亲节当日,项五九同公益人士看望慰问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海恒社区百岁老人
从我入职以来,三年里,他组织举办过“2021年度‘志愿安徽·公益同行’大型公益晚会”“2022年度首届安徽省公益盛典”“中华公益小记者六安招募培训中心成立仪式”“中华志愿者杂志社安徽省联络处安庆分中心成立仪式”“安徽省中安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成立仪式暨志愿服务对话会”“2023年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等多场大中型公益活动和盛事。每年的春节、父亲节、母亲节、端午节、劳动节、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你只能在困难老党员、老兵、孤寡病残老人家里,在敬老院、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找到他。当然也有例外。2022年10月19日23时,受疫情影响,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接受临时封控管理,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并居家隔离,直到11月4日24时。在这15天里,他和社区志愿者一起,为封控小区居民分发抗原试剂、维持核酸检测采样点秩序、为小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和志愿者们忙碌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只是深夜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直到瑶海局部解封,他还要居家隔离7天,完成三天两检,才能回到单位恢复正常工作。
项五九在合肥市经开区高刘镇看望慰问困难学生
他曾说,不真正和志愿者一起做志愿服务,你都不知道他们有多辛苦。我们往往只记住了那些站在聚光灯下接受荣誉的好人,当然,他们是优秀的,是模范代表,但在这些模范身后,还有着千千万万普通的、平凡的,还没有被聚光灯照到的可爱的人。我们的工作,就是多讲讲他们的故事。
“不要嫌弃那些小的公益组织,他们缺的只是平台。作为中华志愿者的一分子,就要为他们多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项五九在巢湖市苏湾志愿服务实训基地项目现场考察地形
近些年,参加了不少的志愿服务,记者也好,志愿者也好,见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切身感受到的,在很多基层社区公益组织中,确实存在了诸多问题和困难。有些自己在努力解决,有些只能暂时搁置。在谈起零散社会组织的发展前景时,项五九如是说道。
项五九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龙山志愿服务实训基地现场考察
为此,从2022年开始,巢湖市、宁国市、池州市、六安市、安庆市望江县、滁州来安县、宿州市萧县、桐城市黄甲镇、涡阳县龙山镇……考察调研、测绘设计、开会研究。他往返于安徽省各地市之间,有时一天换一个地方,以至于有人问起我们,都没办法告诉他,他现在在哪。
“志愿者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不能一直停步于捡捡垃圾、协助指挥下交通;不能每年都是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送月饼;不能老是微信群里你10块我20的筹钱搞活动……”项五九在一次志愿服务对话会上这样说。
他在为安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多找一条出路,他努力让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实训基地项目在安徽落地。在与合肥市几个做得好的公益组织负责人交流时,他不止一次地提出,专业化、体系化、综合化的志愿服务管理和发展模式是可行的,但在此之前,理论与实践培训是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而志愿服务实训基地项目又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平台建设。
2023年4月,项五九被调回北京,主要负责协会公益项目的推广与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推进工作。这和他接下来的打算不谋而合。
和项五九一起做中华志愿者,就要跟得上他的脚步,让前行者不孤军奋战,为后继者探出一条更深的足迹。(汪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