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上午,南京市广凌玉石博物馆举行了“中华志愿者协会江苏省代表处副主任单位”揭牌仪式,暨“南京市广凌玉石博物馆”揭牌&开馆典礼。
原南京市政协主席缪合林,原南京市常委副市长许慧玲,原江苏省民政厅厅长顾汉萍,原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建,原东部战区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柴宇球将军等领导和文博界人士聚集南京市广凌玉石博物馆,共同见证这一激动时刻。
南京市广凌玉石博物馆馆长凌翔,长期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抱着对社会回馈和感恩之心,在公益领域默默地付出,希望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为了传播志愿文化、弘扬志愿精神,推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凌翔馆长也愿意将南京市广陵玉石博物馆作为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活动的场所之一。他的善举和发心,受到了中华志愿者协会的高度认可,并委任为中华志愿者协会江苏省代表处副主任,以便更好地弘扬志愿者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添砖加瓦。
南京市广凌玉石博物馆坐落于建邺区恒山路80-17号,是以保护、保存、传承玉文化为宗旨的主题博物馆,以传承玉文化为主题,通过和田玉文化艺术和古家具的基本陈列,向大众展示中国和田玉所蕴含的极为深厚的中国“玉”文化传统和中国文化精神。
新馆为独栋建筑,采用红墙飞檐设计,配以屋脊兽,古韵十足,线条简洁凝练,内部小院与周边小区绿化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互相借景的和谐布局,给人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氛围,更体现出了中华文化来自于民,扎根于民。
馆内不仅科普了玉的发展历史,展现了玉所蕴含的品德精神,更是将玉器与生活场景进行了完美融合,让玉回归大众,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历史。
历史文化厅—穿越历史时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中华人民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历史文化厅既有华夏玉史的文字、画面和影音的生动介绍,也有蕴含礼制、儒德的实物展示;既有玉之十二首兽的创新,也有玉与禅学的不解之缘。历史文化厅以从古至今的视角,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历史名物并对表现形式加以改造,影响力和感召力深远。
陈列展览厅—感受精雕细琢,传承大国匠心
十大元帅尽显威仪、十二金钗婀娜多姿、祥龙神柱气势磅礴、十二生肖栩栩如生。别有洞天、松鹤延年、八仙过海、万佛朝宗……一块块普通的玉石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加工成独一无二,富有无限想象力,无形美感,以及具有生命灵魂的作品。我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精雕细刻、创新求实、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澄玉斋—文以人兴,玉润生活
玉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各种礼制内容,被人格化、道德化,继而被看成财富的象征……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喜爱玉的心理。在澄玉斋中,有着各式各样的文创作品,社会公众可以感受古色古香,探索新奇潮玩,拍照打卡留念,体验玉器魅力。
明圣堂—瑰丽汇聚,尽享玉器盛宴
在明圣堂内,中式风格的装修配以精品摆件,古典而又高雅,精致且显奢华,背景墙内嵌“镇馆之宝——清·田黄二十五宝印”、“清·田黄二十五宝印”等田黄藏品,凸显高贵帝王风范。“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人的成功之路就好比打磨璞玉的过程,世上所有的功德和努力都不会白白付出,天道酬晴。明圣堂的布局不仅让人感受到玉蕴含的成功象征,更是弘扬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德行素养。
当日下午,博物馆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和玉文化高层论坛。论坛上,专家通过全面的讲解和分析,既让人感受到了玉与国学之间的相辅相成,也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金陵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南京市广凌玉石博物馆作为中华志愿者协会江苏省代表处副主任单位,将在协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体现为实际行动,通过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玉之美德,浸润金陵,浸润华夏,助力推动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